11月4日,全運會男籃決賽階段在廣東東莞點燃戰火,遼寧男籃首戰吉林,目標直指史無前例的三連冠——這支“子弟兵”隊伍正用最后的熱血書寫傳奇。主教練戲謔道:“少了郭艾倫張鎮麟,咱這老槍隊反而更團結,畢竟拆家高手都走了!”他擠眼的表情引得全場哄笑,仿佛在說這支球隊的化學反應早已超越戰術板。
高詩巖擦拭球衣隊徽時指尖微微發顫,那句“可能是最后一次為家鄉并肩作戰”的宣言,讓更衣室空氣瞬間凝固。Opta統計顯示,遼寧老將場均跑動僅108米,但關鍵時刻射正率高達47%——這組數據像極了老炮兒們的生存哲學:省著用,狠著使。韓德君喘著粗氣完成暴扣后,對著鏡頭比出三根手指:“你猜這代表三連冠還是三分鐘休息?”
社交媒體上遼寧球迷瘋狂玩梗:“看趙繼偉傳球像看老中醫號脈——慢是慢,準是真準!”體育專家卻潑冷水:“每天一賽的魔鬼賽程,這群三十歲的老胳膊老腿能撐到淘汰賽?”望著李曉旭鬢角滲出的汗珠,傷病陰影會再次籠罩這片賽場嗎?
筆者看來,遼寧男籃像壇陳年老酒,年份越久越嗆喉——那些質疑他們體能的人,怕是忘了四枚CBA總冠軍戒指的重量。當原帥投出那記壓哨三分時,整個球場都聞到了傳奇的味道。